为故黄靖南侯参军陆生作

仗剑出门去,高堂悲不胜。 婴母既知废,陵母亦知兴。 送子涉淇河,倚闾泪沾膺。 黄云驱匹马,惊风击饥鹰。 努力参卿军,智谋夙见称。 报亲在何所,沙场奋猿肱。 屠毒天未厌,髦头国方兴。 天矢不敢射,贪狼日凭陵。 豪雄致帝怒,祸患来相乘。 哀哀皋鱼痛,使尔肝肠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黄靖南侯:指古代的一位官员。 陆生:古代人名,诗中指受诗人所赋诗的人。 淇河:古代地名,今河南省淇县一带。 黄云:指黄色的云。 匹马:单匹的马。 风击饥鹰:比喻风势强劲,鹰难以觅食。 参卿军:指参加军队。 猿肱:指猿臂,比喻力量强大。 屠毒:指屠杀凶恶之人。 髦头:指年轻有为的人。 天矢:神箭。 贪狼:指贪婪的狼。 皋鱼:传说中的一种鱼,形容其悲伤。

翻译

拿着剑走出家门,高堂内的悲伤难以抑制。 母亲早已知道我要离去,家中的长辈也知晓我将前程似锦。 送别子弟涉过淇河,倚在城楼上眼泪滴湿胸襟。 黄色的云驱赶着匹马,狂风吹袭着饥饿的鹰。 努力加入参军,智谋早已被人称道。 回报亲人在何方,战场上奋力挥舞双臂。 屠杀凶恶之人天未满足,年轻有为的人国家正在兴盛。 天神不敢射箭,贪婪的狼日夜侵袭。 豪雄们招致帝王怒火,灾祸接踵而至。 悲伤啊,皋鱼之痛,使你的心肝肠都要破碎。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壮志未酬的青年参军者的离别场景,表现了他对家乡亲人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黄云、风击饥鹰等,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表现力。通过对家乡、亲人、战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战争、贪婪、权力的深刻反思和警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