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

衣敝何尝补,履决何尝组。 勉力糜粥间,艰难事慈姥。 叱咤及犬鸡,亲前敢有怒。 深爱在婉容,白头若孩乳。 有妇布襦裾,割烹未为苦。 膝前黄口儿,不使分馀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补(bǔ):修补
  • 组(zǔ):合拢
  • 糜粥(mí zhōu):稀粥
  • 慈姥(cí lǎo):慈祥的老人
  • 叱咤(chì zhà):大声斥责
  • 婉容(wǎn róng):温和的容颜
  • 布襦裾(bù tú jū):粗布的衣裳
  • 割烹(gē pēng):烹饪
  • 黄口儿(huáng kǒu ér):年幼的孩子
  • 脯(fǔ):肉干

翻译

衣服破烂了从来没有修补过,鞋子破了从来没有合拢过。 勉力在稀粥之间度日,艰难地侍奉慈祥的老人。 大声斥责甚至狗和鸡,在老人面前从不生气。 深深地爱着温和的容颜,白发如同孩子般天真。 有妇人穿着粗布衣裳,烹饪也从未觉得辛苦。 膝前的年幼孩子,不让他分到剩余的肉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生活质朴艰辛,但却充满了对家庭的深情厚爱。老人衣衫破烂,饥寒交迫,却依然勉力维持生计,尽心尽力地侍奉家中的慈祥老人。他不仅对家人充满爱意,连家中的动物也倍加关爱,从不对他们发脾气。诗中透露出一种家庭温馨和睦的氛围,表现了老人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和深厚的家庭情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