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佘石丈

文坛奋迹愿多违,焚却儒冠换铁衣。 虽是文人羞绛灌,其如武士昧攻围。 帷中夜识风云变,阃外尘清羽檄飞。 思廑拊髀图一报,旂常勒绩事犹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佘石丈(shé zhì zhàng):佘石,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代表忠诚和正直。
  • 焚(fén):烧毁。
  • 儒冠(rú guān):儒士的帽子,象征文人身份。
  • 铁衣:铁甲,武士的盔甲。
  • 羞绛灌:惭愧于绛红的酒,指文人不愿沉湎于酒色。
  • 昧攻围:不明白攻城的道理,指武士不懂文人的境界。
  • 帷中:帷幕之内,指文人的书房。
  • 阃外:阃门之外,指武士的营帐。
  • 羽檄(yǔ xí):军令箭,传递军令的箭簇。
  • 廑拊髀(qín fǔ bì):拍打大腿,表示思虑或担忧。
  • 旂(qí):旌旗,军队的旗帜。
  • 勒绩(lè jì):勒写战功,指记录军功。

翻译

送给佘石丈 文学界的努力往往会与愿望相悖,放弃了文人的身份,换上了铁甲。 虽然文人羞于沉湎于酒色,但是武士却不懂得文人的高尚境界。 在书房里夜里能够看清风云变幻,而在军营外却能看到尘土飞扬,军令箭传递着命令。 思虑拍打大腿,图谋着一番报答,旌旗常常记录的战功却微不足道。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文人与武士的对比,表达了文人的高尚情操和武士的勇猛气概。文人放弃儒冠换上铁衣,表现出对正义和忠诚的追求;而武士则被描绘为不明白文人情怀的人物。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文人与武士之间的不同境界,体现了作者对于文人气节的赞美。

范景文

范景文

明河间府吴桥人,字梦章,号思仁。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东昌府推官。天启五年,历吏部文选郎中。不依魏忠贤,亦不附东林党,谢病归。崇祯时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明亡自杀。谥文贞。有《大臣谱》。 ► 3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