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铙歌: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用于指挥和鼓舞士气。
- 争先人愿睹云星:争先恐后地希望看到如云如星般的高贵人物。
- 好士名高彻四溟:好士,指有才能的人;名高彻四溟,名声高远,传遍四方。
- 节钺古来称独坐:节钺,古代官员的仪仗,代表权威;独坐,指独自掌握大权。
- 草茅今日见分庭:草茅,指平民百姓;分庭,指与权贵平起平坐。
翻译
人们争先恐后地希望看到如云如星般的高贵人物,这位好士的名声高远,传遍了四方。自古以来,节钺就是权威的象征,而今天,这位平民百姓却能与权贵平起平坐。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赞美了一位出身草茅却名高四方的士人。诗中“争先人愿睹云星”描绘了人们对这位士人的仰慕之情,而“好士名高彻四溟”则直接赞扬了他的名声之广。后两句“节钺古来称独坐,草茅今日见分庭”则通过节钺与草茅的对比,表达了这位士人虽出身平凡,却能与权贵平起平坐的非凡成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陈恭尹对这位士人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