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声远索题连珠冢二首

一丘埋玉未须哀,明月偏宜老蚌胎。 滴泪暂归泉客去,报恩还入掌中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佟声远: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索题:请求题诗。
  • 连珠冢:可能指连续的坟墓,或某种特殊的墓地形式。
  • :小土山,这里指坟墓。
  • 埋玉:比喻埋葬有才华的人。
  • 老蚌胎:比喻珍贵的后代。
  • 泉客:指泉水中的仙女,这里可能比喻逝去的人。
  • 报恩:回报恩情。

翻译

一座小坟埋葬了才华横溢的人,我们不必过于悲伤, 明亮的月光总是照耀着那些珍贵的后代。 泪水暂时随着逝去的人归于泉水之中, 但回报恩情的行动却会再次出现在人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寓言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逝去才华的哀思以及对后代的期望。诗中“一丘埋玉”形象地描绘了才华的消逝,而“明月偏宜老蚌胎”则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后两句通过“滴泪暂归泉客去”与“报恩还入掌中来”的对比,既表达了哀悼之情,又展现了生命的循环和恩情的传递,体现了诗人对生死和恩情的深刻理解。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