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望日石濂大师招同张桐君吴子祥鲍子韶季伟公黄位北李方水黄葵村黄摄之同用庚字

不受年催独有僧,禅房犹得聚同声。 菩提别是卢能树,车马依然陆贾城。 水际鹤当红叶立,石边人绕紫梅行。 腊残岁事家家有,愧不从容共月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腊月望日:农历十二月的十五日。
  • 石濂大师:人名,可能是当时的佛教高僧。
  • 张桐君吴子祥鲍子韶季伟公黄位北李方水黄葵村黄摄之:均为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道。
  • 同用庚字:指诗中使用了“庚”字作为韵脚。
  • 禅房:僧人修禅的房间。
  • 菩提:佛教用语,指觉悟的智慧。
  • 卢能树:可能指菩提树,佛教中象征觉悟的树。
  • 陆贾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历史名城。
  • 水际鹤:水边的鹤。
  • 紫梅:紫色的梅花。
  • 腊残岁事:指农历年末的各种事务。
  • 从容:悠闲自在。

翻译

在腊月十五这一天,石濂大师邀请了我们一群人,包括张桐君、吴子祥、鲍子韶、季伟公、黄位北、李方水、黄葵村和黄摄之,共同作诗,我们都用“庚”字作为韵脚。

只有僧人不受岁月的催促,我们在禅房中还能聚在一起,共同发声。菩提树是另一种象征觉悟的树,而车马依旧在陆贾城穿梭。

水边的鹤站在红叶旁,石边的人们围绕着紫梅行走。尽管年末家家都有事务,我仍感到愧疚,不能悠闲地与明月共度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其朋友们在腊月十五日受到石濂大师的邀请,共同在禅房中作诗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比僧人与世俗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忙的反思。诗中的自然景物如水际鹤、紫梅等,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宁静。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不能从容享受月光的愧疚,反映了对生活中宁静时刻的珍视。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