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晦日同王惠州王础尘连双河诸公集石公精舍送秋同限蕉字松字二首

鸿来燕去各从容,白帝将归驾白龙。 且让羲和旋北陆,尚馀朝爽在西峰。 千卮醳醳忘忧酒,百尺青青偃盖松。 暮别山门尚回首,数声犹是此秋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 白帝:古代神话中的西方之神,主管秋季。
  • 羲和:古代神话中驾驭日车的神。
  • 北陆:指北方,古代以北为冬,故此指冬季。
  • 醳醳(yì yì):形容酒的美味。
  • 偃盖松:形容松树枝叶茂密,如伞盖般覆盖。

翻译

鸿雁南飞,燕子北归,各自从容不迫,白帝即将归去,驾驭着白龙。 暂且让羲和驾驭日车转向北方,而西峰上还留有清晨的凉爽。 千杯美酒,让人忘却忧愁,百尺高的青松,枝叶茂密如伞盖。 暮色中告别山门,仍频频回首,几声钟响,依旧是这个秋天的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将尽的景象,通过鸿雁和燕子的迁徙,白帝的归去,以及羲和转向北方的日车,表达了季节的更替。诗中“千卮醳醳忘忧酒,百尺青青偃盖松”一句,既展现了宴饮的欢乐,又以松树的青翠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结尾的“暮别山门尚回首,数声犹是此秋钟”则深情地表达了对秋天的留恋,钟声成为秋天的象征,回荡在心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季节变化的敏锐感受。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