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南使君紫诠招同李宫詹山公袁通政密山梁太史药亭蓝山人采饮游灵洲予以事不果往诸公分韵及之仍同游韵八首
石间随处宿僧房,长夏无风也自凉。
得句好题青竹粉,有人曾悟木樨香。
画桡倚岸传歌板,冰簟横阶置笔床。
望日始过良夜短,诘朝明月有馀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间:山石之间。
- 长夏:漫长的夏季。
- 得句:得到诗句,即作诗。
- 青竹粉:青竹上的粉末,这里可能指竹叶上的露水或霜。
- 木樨香:木樨花的香气。木樨,即桂花。
- 画桡:装饰华丽的船桨。
- 歌板:唱歌时用的拍板。
- 冰簟:凉席。
- 笔床:放置毛笔的架子。
- 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
- 良夜:美好的夜晚。
- 诘朝:明天早晨。
- 馀光:余下的光亮,指月光。
翻译
山石间的僧房随处可宿,即使在漫长的夏季,没有风也自然凉爽。 作诗时喜欢题写在青竹粉上,有人曾领悟到木樨花的香气。 装饰华丽的船桨靠岸,传来歌声和拍板声,凉席横铺在房间,放置着笔床。 望着月亮,才觉得美好的夜晚短暂,明天早晨,月光依旧明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日山间僧房的清凉与宁静,以及夜晚的诗意生活。通过“石间”、“长夏无风”等词语,传达出自然的凉爽与宁静。诗中“得句好题青竹粉”展现了诗人的创作情趣,而“有人曾悟木樨香”则隐喻了诗意的领悟。后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娱乐与诗人的创作环境,最后以“诘朝明月有馀光”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明天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