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古十四首

· 陈第
楚昭反国,说反屠羊。 犒师存国,弦高郑商。 居处卑贱,陈义匪常。 谁谓草泽,而乏贞良。 嗟嗟贵仕,名利膏肓。 视彼二子,冥鸿天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昭反国:指楚昭王复位回国。
  • 说反屠羊:说(yuè),指楚国大夫伍子胥的朋友,他帮助楚昭王复位后,拒绝了高官厚禄,选择回去继续做屠羊的生意。
  • 犒师存国:指弦高犒劳秦军,使其不攻打郑国,从而保全了郑国。
  • 弦高郑商:弦高是郑国的商人,他用自己的财物犒劳秦军,使郑国免于被秦国攻打。
  • 居处卑贱:指生活在社会底层。
  • 陈义匪常:陈述的道理非同寻常。
  • 草泽:指民间。
  • 贞良:忠诚善良。
  • 贵仕:高官显贵。
  • 名利膏肓:比喻名利之心深入骨髓,难以自拔。
  • 冥鸿天翔:比喻志向高远,超脱世俗。

翻译

楚昭王复位回国,伍子胥的朋友说在帮助他后,拒绝了高官厚禄,选择回去继续做屠羊的生意。弦高,一个郑国的商人,用自己的财物犒劳秦军,使郑国免于被秦国攻打。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但陈述的道理非同寻常。谁说民间就没有忠诚善良之人呢?可叹那些高官显贵,名利之心深入骨髓。看看那两位志向高远,超脱世俗的人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楚昭王复位时伍子胥的朋友说和郑国商人弦高的行为,赞美了他们虽然出身卑微,但忠诚善良、志向高远,不为名利所动。同时,也讽刺了那些高官显贵,沉溺于名利之中,无法自拔。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善良品质的推崇和对世俗名利的鄙视。

陈第

明福建连江人,字季立,号一斋,又号温麻山农。万历时以诸生从军,俞大猷召致幕下,教以兵法。官至游击将军,居蓟镇十年。大猷死,戚继光罢。见事不可为,致仕归,仍为老书生。第精音韵训诂。所居世善堂,藏书极富。尝游五岳两粤,有《寄心集》、《五岳两粤游草》、《毛诗古音考》和《屈宋古音义》等。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