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薛秀才旧识邯郸歌姬后入靖江藩府藩国遭乱姬便流落偶于逆旅逢故宦者述姬寄语之作
名士倾城两不惭,丛台歌舞系征骖。
绿珠终合藏金谷,碧玉曾闻嫁汝南。
绠断银床飞桂瘴,弦更瑶瑟怨湘潭。
西风短鬓劳相问,惆怅当年玳瑁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丛台:古代赵国都城邯郸的一处著名高台,常用于歌舞表演。
- 征骖:指远行的车马。
- 绿珠:古代美女名,此处比喻歌姬。
- 金谷:地名,指金谷园,晋代石崇的豪华园林,常用来比喻富贵繁华之地。
- 碧玉:古代美女名,此处亦比喻歌姬。
- 汝南:地名,古代郡名,此处可能指歌姬的故乡或曾居住地。
- 绠断银床:绠(gěng)指汲水用的绳子,银床指井上的辘轳架,此句意指歌姬的命运如同断了的汲水绳,无法掌控。
- 桂瘴:指南方湿热的气候,桂指广西一带,瘴指瘴气,古人认为南方多瘴气。
- 瑶瑟:古代的一种弦乐器,此处指歌姬的琴声。
- 湘潭:地名,指湖南的湘潭,此处可能指歌姬流落的地方。
- 玳瑁簪:玳瑁(dài mào)是一种海龟,其甲壳可制作饰品,簪是古代用来固定发髻的饰物,此处指珍贵的头饰。
翻译
名士与倾城之貌的歌姬都不感到羞愧,丛台上的歌舞与远行的车马相连。 绿珠最终隐匿于金谷园,碧玉曾听闻嫁到了汝南。 汲水的绳子断了,银床飞向了南方的瘴气之地,瑶瑟的琴弦更添湘潭的哀怨。 西风中,短鬓的故人相问,惆怅着当年那玳瑁制成的发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歌姬从繁华到流落的命运变迁,通过名士与歌姬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哀愁。诗中运用了绿珠、金谷、碧玉等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绠断银床、瑶瑟怨湘潭等意象,形象地表达了歌姬命运的无奈与凄凉。结尾的西风短鬓、玳瑁簪,则抒发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