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通津:通达的渡口。
- 善读:善于阅读。
- 父书:父亲留下的书籍。
- 旧草:旧时的书稿。
- 玩晴花:在晴朗的天气里欣赏花朵。
- 水松:一种植物,这里指水边的松树。
- 生韵:产生美妙的音韵或意境。
- 石壁亭:建在石壁旁的亭子。
- 不厌遮:不介意被遮挡。
- 仲叔:古代对兄弟排行的一种称呼,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或他人。
- 无累邑:没有负担的地方。
- 劳君:劳烦您。
- 樽酒:酒杯中的酒。
- 桑麻:桑树和麻,泛指农作物,这里可能指田园生活。
翻译
通达的渡口深入,小桥斜斜,城中的青山仿佛就是我的家。我善于阅读父亲留下的书籍,珍藏旧时的书稿,闲暇时带着孩子们在晴朗的天气里欣赏花朵。雨后的水松产生美妙的意境,石壁亭旁的景色虽被遮挡,却不觉得厌烦。我自知在这无负担的地方,劳烦您与我共饮樽酒,对着田园生活的桑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山林的宁静生活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通津深入小桥斜,城里青山即到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亲近感和归属感。通过“善读父书藏旧草,閒携儿戏玩晴花”,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后两句“水松雨后全生韵,石壁亭西不厌遮”则进一步以自然景物来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仲叔自知无累邑,劳君樽酒对桑麻”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