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闻雁

汀洲春水生,旅雁动乡情。 复此联翩起,犹含关塞声。 云低时乱叫,雾阻或单鸣。 独坐悬灯夕,因风寄远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汀洲:水中的小洲。
  • 旅雁:迁徙中的雁,常用来比喻游子。
  • 联翩:连续不断的样子。
  • 关塞:边关要塞,这里指雁声中带有边塞的凄凉。
  • 悬灯夕:夜晚悬挂的灯火。
  • 远征:远行,这里指雁的迁徙。

翻译

春天的小洲上,春水渐渐涨起,迁徙中的雁儿唤起了乡愁。 它们连续不断地飞起,雁声中似乎还带着边塞的凄凉。 云层低垂时,它们不时地乱叫;雾气阻隔时,有时只能听到孤单的鸣叫。 独自坐着,面对着夜晚悬挂的灯火,借着风,寄去对远方征途的思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夜中雁群的飞翔与鸣叫,通过雁的形象表达了游子的乡愁和对远方的思念。诗中“汀洲春水生”一句,既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又暗喻了游子心中的波澜。“旅雁动乡情”直接点明了雁声触动的乡愁。后几句通过雁群在不同天气下的鸣叫,进一步以雁喻人,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