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仙洞歌

珊瑚井底流金沙,菖蒲涧畔飞琼霞。林里时藏蓬岛路,城头半出羽人家。 羽人家住朱明日,却辟此丘为户牖。邀客常教白鹤迎,烧丹却倩青龙守。 丹池别后依然在,琪树种来皆已大。海阔全凭一鸟度,天空不遣片云碍。 此丘往时在海中,三山烟雾晴濛濛。今日丘林带城郭,惟馀海月一片挂长松。 眼见碧水又飞尘,令人却忆扶桑东。扶桑枯海水竭,仙人缘鬓翻成雪。 赵客梦中啼翠羽,葛公坟上飞黄蝶。物外之谈诚恍惚,世间何事无消歇。 层城瑶池不足游,我欲乘龙何处求。纵使千年归一度,不如日饮美酒扬清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丘:传说中的仙山,常指隐居或仙人所居之地。
  • 珊瑚井:指井中珊瑚状的石头。
  • 菖蒲涧:长满菖蒲的溪谷。
  • 琼霞:美丽的霞光。
  • 蓬岛:传说中的仙岛,比喻隐居之地。
  • 羽人:指仙人。
  • 朱明:指太阳。
  • 户牖:门窗。
  • 白鹤:常被视为仙鸟。
  • 青龙:神话中的四象之一,代表东方,常用来象征守护。
  • 丹池:炼丹的池子。
  • 琪树:神话中的仙树。
  • 扶桑:神话中的东方神木,太阳升起的地方。
  • 翠羽:翠鸟的羽毛,常用来形容美丽的羽毛。
  • 葛公:指葛洪,东晋时期的道士、炼丹家。
  • 黄蝶:黄色的蝴蝶,常用来象征变化无常。
  • 恍惚: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 层城:指天宫。
  •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的居所,常用来指仙境。
  • 清讴:清亮的歌声。

翻译

珊瑚井中流淌着金沙,菖蒲溪谷旁飞舞着美丽的霞光。树林深处隐藏着通往蓬莱仙岛的小径,城头之上似乎是仙人的居所。 仙人的家在阳光明媚的地方,他们开辟这片丘陵作为门户。邀请客人时常让白鹤迎接,炼丹时则请青龙守护。 炼丹池至今仍在,仙树种植后已经长大。海阔天空,只有一只鸟儿飞过,天空中没有一片云彩阻碍。 这片丘陵曾经位于海中,三座仙山的烟雾缭绕,晴朗时朦胧不清。如今这片丘陵环绕着城郭,只剩下一片海月挂在高大的松树上。 眼前碧水变成了飞尘,让人不禁回忆起东方的扶桑。扶桑枯萎,海水干涸,仙人的鬓发变成了雪白。 赵客在梦中哭泣着翠鸟的羽毛,葛洪的坟上飞舞着黄色的蝴蝶。超脱尘世的谈话确实模糊不清,世间万物都有消逝的时刻。 天宫和瑶池不足以游玩,我想要乘龙去往何处寻找。即使千年才能回归一次,不如每天畅饮美酒,高歌清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充满仙境色彩的幻想世界,通过对珊瑚井、菖蒲涧、蓬岛路等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羽人、白鹤、青龙等神话元素的运用,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诗中不仅展现了仙人的生活场景,还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变化,表达了对仙境消逝的哀愁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生活哲学,认为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仙境,不如享受现实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