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苗

高田易为瘠,下田易为肥。 高田苗欲密,下田苗欲稀。 春阳三二月,阴雨来霏霏。 无论高与下,青青同一时。 疏如雁行列,密若羊毛披。 清风飒然至,荡漾生涟漪。 回旋合万舞,荏弱不自持。 遥遥极天碧,望望深人怀。 先王制四民,士首农次之。 非时尚不役,矧乃鞭与笞。 一夫不播种,世有受其饥。 须知元元命,系此青青丝。 贱子为老农,敢以告有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í):贫瘠,不肥沃。
  • 霏霏 (fēi fēi):形容雨雪很盛的样子。
  • 飒然 (sà rán):形容风声。
  • 涟漪 (lián yī):水面微波。
  • 荏弱 (rěn ruò):柔弱,软弱。
  • (shěn):何况。
  • (chī):用鞭、杖或竹板打。
  • 元元 (yuán yuán):百姓,人民。

翻译

在高地上,田地容易变得贫瘠,而在低地上,田地则容易肥沃。高地的庄稼需要密植,低地的庄稼则应稀疏。在春天的三四月,阴雨绵绵。不论高地还是低地,庄稼都同时青翠。稀疏的像雁阵排列,密集的则如羊毛覆盖。清风一吹,水面便荡起涟漪。庄稼随风摇摆,仿佛无法自持。远远望去,天空碧蓝,深深触动人心。古代的君王规定士农工商的顺序,士为首,农次之。非农忙时节,不应役使农民,更不用说鞭打他们了。一个农夫不播种,世上就有人会挨饿。要知道百姓的命运,就系在这青青的庄稼上。我这个老农,斗胆向官府报告这些情况。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高地与低地庄稼生长情况的对比,描绘了春天田野的生机盎然。诗中,“高田易为瘠,下田易为肥”直接点出了地理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而“春阳三二月,阴雨来霏霏”则进一步以天气变化来强调自然条件的重要性。后文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如“疏如雁行列,密若羊毛披”和“清风飒然至,荡漾生涟漪”,生动地展现了庄稼在风中的动态美。最后,诗人以老农的身份,呼吁官府重视农业,体现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