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立安归都门

细雨乍过春花燃,金台归客扬金鞭。 停鞭下马入揖我,虬须飞动东风前。 长身玉面年殊少,直上彤墀应新诏。 丈夫出处合有时,看尔昂藏岂常调。 田盘山下好林皋,贤人隐处德星高。 八龙二方侍左右,文若长文即尔曹。 自到炎州供子职,省觐频年南复北。 尊君五马驻罗浮,近复双旌向梁益。 川南路比岭南深,便拟轻装度翠岑。 命儿将父劳臣事,中路留家久客心。 天涯此别期难定,聊作枯吟为君赠。 千秋志业尔自期,白首蹉跎吾善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台:指京城。
  • 虬须:弯曲的胡须,特指颊须。
  • 彤墀:红色的台阶,指宫殿。
  • 昂藏:气度轩昂。
  • 田盘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林皋:山林水泽。
  • 德星:比喻贤士。
  • 八龙二方:指众多的贤士。
  • 文若长文:文若,人名;长文,指文章或学问。
  • 尊君:对对方的父亲的尊称。
  • 五马:古代官员的代称。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
  • 梁益: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翠岑:青山。
  • 蹉跎:虚度光阴。

翻译

细雨刚过,春花如火,京城的归客挥动着金色的马鞭。停下马,下马向我作揖,那弯曲的胡须在东风中飘动。身材高大,面容俊朗,年纪尚轻,直接走上宫殿的红色台阶,应接新的诏令。大丈夫的命运总有起伏,看你气度轩昂,绝非寻常之辈。田盘山下的好地方,贤人隐居,德行高尚如星。众多的贤士围绕左右,文若和他的学问就是你们这一群。自从来到炎热的南方尽孝,这些年频繁往返南北探亲。你的父亲作为官员驻扎在罗浮,最近又前往梁益。梁益的路比岭南更深,打算轻装穿越青山。命你的儿子去劳作,你则留在半路,久居他乡的心思。在这天涯海角,我们的别期难以确定,姑且写下这首诗作为赠别。你期待着千秋的志业,而我已白发苍苍,常感病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细雨后的景象,通过“金台归客”和“虬须飞动”等生动形象,展现了王立安的英俊与不凡。诗中,“丈夫出处合有时”一句,既是对王立安的赞赏,也透露出对命运起伏的感慨。后文通过对王立安家族和其个人经历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年老多病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