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黄驭远题其祖黄文简公画像次其自题元韵

百年天地真如寄,达士千秋名自异。 与时用舍有机衡,过眼浮云等游戏。 黄公岳岳立先朝,直道不逢真宰忌。 玉殿传胪简在心,词场掉鞅如丝辔。 六卿掌礼协神人,九重入告回天地。 和羹鼎鼐到何难,脱屐山林归若弃。 祖道争看少傅疏,徵书屡召山人泌。 退身所幸属时平,遗荣岂必须年至。 家似金张七叶貂,姓同黄绮商山四。 绘工初写颊边毛,诗笔自抽囊底智。 仙姿道骨落丹青,铁画银钩传指臂。 先正风流渺莫攀,后生愿睹何由觊。 文孙相遇五羊城,开函使我生遐思。 章服如瞻汉代仪,纪年尚识神皇字。 满前光霁蔼可亲,纸上须眉殁犹视。 别写持竿著鹿冠,想见当年好幽致。 尹生公后百馀年,不偶于时甘弃置。 江海难消涕泪痕,斗牛自掩干将气。 皓首无从博酒温,终身已分餐菱芰。 不敢披公第一图,愿与别图居第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驭远:人名,黄文简的孙子。
  • 黄文简:人名,黄驭远的祖父,画像中的人物。
  • 陈恭尹:作者,明代文人。
  • 岳岳:形容人的形象高大、威严。
  • 玉殿传胍:指在朝廷中传递重要文件或消息。
  • 词场掉鞅:在文学领域中自由驰骋,比喻文才出众。
  • 六卿掌礼:指古代六卿负责礼仪之事。
  • 九重入告:指深入宫廷内部报告事情。
  • 和羹鼎鼐:比喻调和各种意见或力量,使之和谐。
  • 脱屐山林:比喻放弃官职,归隐山林。
  • 徵书屡召:多次被征召为官。
  • 遗荣:指放弃荣耀或官职。
  • 家似金张七叶貂:形容家族显赫,如同金张家族那样连续七代都有显贵。
  • 黄绮商山四:指黄绮和商山四皓,都是古代著名的隐士。
  • 铁画银钩:形容书法或绘画技艺高超。
  • 先正风流:指先辈的风范和才华。
  • 五羊城:广州的别称。
  • 章服:指古代的礼服。
  • 神皇字:指皇帝的字迹。
  • 满前光霁:形容眼前一片光明和晴朗。
  • 纸上须眉:指画像中的面容。
  • 持竿著鹿冠:形容隐士的装束。
  • 不偶于时:不被时代所接受。
  • 斗牛自掩干将气:比喻隐藏自己的才华和气概。
  • 终身已分餐菱芰:比喻一生清贫,只能吃些简单的食物。

翻译

百年天地间,人生如寄,达士的名声却能千古流传,与众不同。顺应时势,进退有度,看淡浮云,视游戏如过眼云烟。黄公在先朝中威严耸立,直道而行,不惧真宰的忌讳。在玉殿中传递重要文件,心怀简在,词场中自由驰骋,如丝辔般灵活。六卿掌管礼仪,协调神人关系,九重深入宫廷报告,影响天地。调和各种意见,使之和谐,到何难,放弃官职,归隐山林,如弃物。祖辈争相观看少傅的疏文,多次被征召为官。退身之时幸得时势平和,放弃荣耀,不须等到年老。家族显赫,如同金张家族那样连续七代都有显贵,姓氏如同黄绮和商山四皓,都是古代著名的隐士。绘画初时描绘颊边毛,诗笔自抽囊底智。仙姿道骨落于丹青,铁画银钩传指臂。先辈的风范和才华渺不可攀,后生愿睹何由觊。文孙在五羊城相遇,开函使我生遐思。章服如瞻汉代仪,纪年尚识神皇字。满前光霁蔼可亲,纸上须眉殁犹视。别写持竿著鹿冠,想见当年好幽致。尹生公后百馀年,不偶于时甘弃置。江海难消涕泪痕,斗牛自掩干将气。皓首无从博酒温,终身已分餐菱芰。不敢披公第一图,愿与别图居第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黄文简公画像的描述,展现了其生平的辉煌与风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先辈的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玉殿传胍”、“词场掉鞅”等,生动地描绘了黄文简公在朝廷和文坛上的卓越地位。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个人命运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时势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是对先辈的赞颂,也是对个人境遇的抒发。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