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马卧仙都阃

秋日枉诗今未报,窗外梅花开正闹。 君麾日驻海头城,我老犹思雪中棹。 横琴山外晓风清,万里沧茫见日生。 高标铜柱千年在,犹见君家旧勒铭。 君流膏泽周遐邑,已饥已溺常汲汲。 如何歌颂满天南,终日思归时伫立。 思亲翘首望云飞,更许轻骑到小扉。 贫家客至无多地,已命山童拂钓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枉诗:徒劳的诗作,指对方寄来的诗。
  • 麾日:指挥日,指马卧仙的军事指挥。
  • 横琴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沧茫:广阔无边的大海。
  • 高标铜柱:高大的铜柱,可能指古代的纪念碑或标志物。
  • 勒铭:刻字于石或金属上,以记功绩。
  • 流膏泽:比喻恩泽广泛传播。
  • 遐邑:远方的城邑。
  • 已饥已溺:形容极度饥饿和溺水,比喻困境。
  • 汲汲:急切的样子。
  • 思归:思念归乡。
  • 翘首:抬头远望。
  • 轻骑:轻便的马车。
  • 钓矶:钓鱼时坐的石头。

翻译

秋日里你寄来的诗我至今未能回复,窗外梅花正盛开,热闹非凡。你每日指挥军队驻守海边城池,而我虽老,仍梦想着在雪中划船。横琴山外,清晨的风清爽,万里大海茫茫,太阳初升。高大的铜柱千年不倒,依然可见你家旧时的刻字记功。你的恩泽遍布远方的城邑,面对饥饿和溺水的困境,你总是急切地救助。为何整个南方都充满了对你的歌颂,我却终日思念归乡,时常站立思索。我抬头远望,思念亲人,更希望轻便的马车能到我的小门。贫穷之家客人到来,地方不多,但我已命山童打扫钓鱼的石头,准备迎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赞美。诗中通过对秋日梅花、海边城池、横琴山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意境。诗人通过对马卧仙的军事才能和仁政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归来的期盼,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