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

西风动万里,羁客不禁秋。 送雁过关塞,惊尘上戍楼。 乍嘶胡马动,谩捲汉旌愁。 辛苦防秋卒,黄沙战未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羁客:指旅人,在外漂泊的人。
  • 关塞:边关要塞。
  •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 :马叫声。
  • 胡马:古代对北方或西域民族的马的称呼,这里指敌人的马。
  • 谩捲:随意卷起。
  • 汉旌:汉朝的旗帜,这里泛指中原的旗帜。
  • 防秋卒:指在秋季进行防御的士兵。
  • 黄沙:指沙漠或战场上的沙尘。

翻译

西风席卷万里,漂泊的旅人难以抵挡秋天的寒意。 送别的大雁飞过边关要塞,惊起的尘土飞扬上戍楼。 突然间,胡马的嘶鸣声响起,随意卷起的中原旗帜带来愁绪。 辛苦的防秋士兵,在黄沙覆盖的战场上战斗不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秋天的凄凉景象和战士的艰辛生活。通过“西风”、“羁客”、“关塞”、“戍楼”等意象,传达出边疆的荒凉和旅人的孤独。诗中“胡马”、“汉旌”的对比,突显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无奈。结尾的“黄沙战未休”更是深刻地反映了战士们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深切同情和崇高敬意。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