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明府

飘泊何堪寄一廛,乡心淮海片帆悬。 卜居揽尽中洲莽,嗜酒烹馀大邑鲜。 矫制益知长孺直,著鞭终拟祖生先。 看君一鹗横秋在,云散昏鸦落野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飘泊:漂泊,指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居所。
  • (chán):古代城市中平民的住宅。
  •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 中洲:河流中的小岛。
  • :茂密的草木。
  • 大邑:大城市。
  • :新鲜的食品。
  • 矫制:违背常规,特立独行。
  • 长孺:人名,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位贤人。
  • 著鞭:比喻奋发向前,努力进取。
  • 祖生:人名,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位英雄。
  • 一鹗:比喻英俊杰出的人才。
  • 横秋:形容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 云散:云彩散开,比喻困境解除。
  • 昏鸦:黄昏时分的乌鸦,常用来形容凄凉的景象。
  • 野田:田野,野外。

翻译

四处漂泊,怎能忍受只寄居一处?思乡之情如淮海上的片帆高悬。 选择居住之地,要揽尽中洲的茂密草木;嗜酒之余,还要烹调大城市的鲜美食品。 违背常规,更知长孺的正直;奋发向前,总想超越祖生。 看你英姿飒爽,如一鹗横秋;云彩散开,昏鸦落在野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英勇精神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飘泊何堪寄一廛”、“乡心淮海片帆悬”等,都深刻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后两句“看君一鹗横秋在,云散昏鸦落野田”则通过对比,形象地展现了英勇与凄凉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