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失诗和徐文长韵失书

摩诘无端认画师,禅心真在辋川时。 自馀平远转相袭,何代推迁能久垂。 盘礴人应歌薤露,名山僧每蜕茶毗。 只今飘泊萧然矣,禁得狂风四壁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摩诘:指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因其擅长绘画,故称“摩诘无端认画师”。
  • 禅心:指王维的禅宗思想和心境。
  • 辋川:王维的隐居之地,位于今陕西省蓝田县,此处代指王维的隐逸生活。
  • 平远:指绘画中的平远构图法,此处可能指王维的画风或诗风。
  • 相袭:相互继承,此处指后人对王维风格的模仿。
  • 推迁:变迁,时间的推移。
  • 盘礴:形容山势盘旋曲折。
  • 薤露:古代一种挽歌,此处可能指诗人对逝去时光的哀悼。
  • 茶毗:佛教用语,指僧人圆寂后的火化。
  • 飘泊:漂泊无定,指生活的不稳定。
  • 萧然:形容景象凄凉。
  • 禁得:承受得住。

翻译

王维无端被认为是画师,其实他的禅心真正体现在隐居辋川的时候。自他之后,平远的画风和诗风被后人不断模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风格又能持续多久呢?山势盘旋曲折,人们应当唱起挽歌,名山中的僧人每每在火化中圆寂。如今我漂泊无定,景象凄凉,怎能承受得住四面狂风的吹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王维的禅心和画风的追忆,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摩诘无端认画师”一句,既是对王维艺术成就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后世模仿者的批评。后文通过对“平远”画风的变迁和“盘礴”山势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长河中文化传承的忧虑。结尾处的“飘泊萧然”和“禁得狂风四壁吹”则深刻反映了诗人自身处境的艰难和对未来的不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