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武功庆善宫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 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 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 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 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㮰。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 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 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 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寿丘:古代帝王陵墓的代称,此处指武功庆善宫。
  • 酆邑:即酆都,古代传说中的阴间地府。
  • 粤予:古代王侯自称,意为“我”。
  • 悬弧:古代男孩出生时,在门上悬挂弓箭以示庆祝,象征着将来能够承担军事责任。
  • 弱龄:少年时期。
  • 运改:时局变迁,这里指唐朝建立之初的动荡。
  • 提剑:携带武器,表示准备战斗。
  • 匡时:纠正时弊,挽救危局。
  • 八荒:古代对四方极远之地的总称。
  • 怀柔:安抚远方的国家。
  • 梯山:形容长途跋涉,这里指远征。
  • 驾海:航海,指招抚海上的国家。
  • 单于:古代匈奴首领的称号,此处泛指外族首领。
  • 日逐:古代鲜卑族的一个部落。
  • 文㮰(jiàn):古代的一种马饰,象征军威。
  • 端扆(yǐ):坐于帝位,指君主临朝。
  • 四岳:古代神话中的四方神,这里指诸侯。
  • 百司:各级官吏。
  • 霜节:秋天的节气,也指严寒。
  • 芸黄:杂草变黄,象征丰收。
  • 原隰(xí):平原和低洼地。
  • 禾颖:谷物的穗头。
  • 大风诗:《诗经》中的一篇,描绘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欢乐。

翻译

武功庆善宫,历史遗迹犹在,这里是先祖奠定的基础。 我承继历代英明,少年时就在此经历了国运的转折。 手持利剑,决心扭转时局,统一天下,安抚四方。 远征的军队都归顺,海外的邦国也向我朝拜。 外族领袖陪伴在侧,鲜卑部落守护我的威严。 坐在宝座上,治理四方诸侯,让百官各司其职。 秋天的霜降,映照出清冷的景色,薄冰覆盖水面。 田野里的草木变黄,京城四周稻谷丰盈。 共享丰收的宴会,快乐如同《大风》诗篇所述。

赏析

这首诗是李世民追忆他在武功庆善宫的往事,展现了他早年的雄心壮志和治国成就。诗中通过描述自己少年时期即承担重任,提剑匡扶国家,以及对外征战、怀柔四方的辉煌业绩,体现了他的英勇和智慧。同时,通过对秋季景色和丰收景象的描绘,流露出他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繁荣的自豪。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出一位开国君主的胸怀与气度。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讨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为太子。旋受禅即帝位,尊父为太上皇。锐意图治,善于纳谏,去奢轻赋,宽刑整武,使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铁勒、回纥等族尊之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长生药”中毒死,谥文皇帝。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