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戏和近夫

江上风烟好,依依俗更敦。 故人有傲吏,唤客共清樽。 觅句开梅阁,投壶对竹根。 一春狂未了,头戴小乌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依依:形容轻柔、缓慢,这里也有亲切的意思。
  • 俗更敦:风俗更加敦厚。敦,敦厚、淳厚 。
  • 傲吏:原指高蹈出世的官吏,这里指友人不拘小节,有不羁的气质。
  • 清樽:洁净的酒杯,借指清酒 。樽,古代盛酒器具(读音:zūn)。
  • 觅句:寻找诗句,即作诗。
  • **开梅阁:在梅花盛开的楼阁中打开(大概指在充满梅花的楼阁中聚会活动) 。
  • 投壶: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
  • 竹根:竹子的根部,这里可能是说在竹子旁边进行投壶游戏。
  • 狂未了:放荡不羁的兴致还没有结束。 狂,放纵、不拘小节。 未了,没有完成、没有结束。
  • 小乌巾:一种黑色丝巾,多为隐士、逸士所戴,这里表示一种闲适、洒脱的打扮。

翻译

江面上的风和烟景美妙宜人,这里的风俗也格外敦厚亲切。老朋友中有个性不羁的人,招呼客人一同端起洁净的酒杯。我们在梅花绽放的楼阁里构思诗句,在竹子边玩投壶游戏取乐。整个春天,我们放纵欢乐的兴致都还没有结束,头上还戴着体现悠然洒脱的黑色小丝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与友人欢宴游乐的温馨场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轻松愉悦、潇洒不羁的氛围。开篇“江上风烟好,依依俗更敦”,诗人首先描写出所处环境,江上风烟美好,民风淳朴,为全诗奠定了悠然闲适的基调。接着,引出“故人有傲吏,唤客共清樽”,着重写召客饮酒这一环节,点明聚会之因,一个豪爽好客,不拘小节的友人形象跃然纸上。 “觅句开梅阁,投壶对竹根”,从两个方面将欢会场景细化。“觅句开梅阁”展现了文人雅趣,大家于梅花盛开的楼阁中即兴作诗;“投壶对竹根”则呈现了宴会的游乐之欢,投壶于翠竹旁,一雅一俗,动静结合,让画面充满活力与趣味 。最后“一春狂未了,头戴小乌巾”表明这种狂放的兴致贯穿整个春天都尚未消减,且“头戴小乌巾”的形象描写,更加映衬出诗人与友人潇洒、超脱尘世的潇洒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平实,却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场充满诗意与欢乐的聚会,传达出对友情、对快意生活的享受和热爱。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