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云中饮呈孟君复二首

· 方回
可遨昆阆步瀛莱,祇爱钻腮笑靥开。 暮雨朝云元易散,昏钟晓鼓故相催。 身如病鹤犹遗骨,心似焦桐亦未灰。 纵使吾曹不排闼,不应门阈上苍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可遨(kě áo):可以遨游。
  • 昆阆(kūn láng):指昆仑山上的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瀛莱(yíng lái):神话中的仙山。
  • 钻腮笑靥(zuān sāi xiào yè):形容笑容满面,腮帮子鼓起的样子。
  • 暮雨朝云(mù yǔ zhāo yún):比喻变幻无常的事物。
  • 昏钟晓鼓(hūn zhōng xiǎo gǔ):昏暗的钟声和清晨的鼓声,比喻时光的流逝。
  • 焦桐(jiāo tóng):烧焦的桐木,比喻心情焦灼。
  • 吾曹(wú cáo):我们这些人。
  • 排闼(pái tà):推门。
  • 门阈(mén yù):门槛。

翻译

可以遨游于昆仑山的阆苑,步入神话中的瀛莱仙山,只因喜爱那笑容满面,腮帮子鼓起的模样。暮雨与朝云本就易散,昏暗的钟声和清晨的鼓声总是催促着时光流逝。身体如同病鹤,虽留有骨架,心却像烧焦的桐木,依然未成灰烬。即使我们这些人不去推门,也不应让门前的门槛上长满苍苔。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仙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诗中“暮雨朝云元易散”一句,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变幻无常,而“昏钟晓鼓故相催”则进一步以钟鼓之声象征时间的无情流逝。后两句则通过“病鹤”与“焦桐”的比喻,展现了即使身体衰弱、心境焦灼,依然保持着不屈的精神状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深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