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路教授鹿泉李君丁亥五月十二日巳时生紫阳虚叟方回丁亥五月十一日巳时生相遇旅邸同登酒楼各出新诗遂成老友
邂逅相逢两秃翁,亥年巳月巳时同。
偶先一日敢争长,各及七旬俱固穷。
尘世谁能吟鬓白,少年莫笑醉颜红。
累朝南北兴亡事,合徵公为太史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邂逅(xiè hòu):偶然相遇。
- 亥年巳月巳时:指特定的年月日时,亥年即猪年,巳月即农历四月,巳时即上午九点至十一点。
- 争长:争高低,比长短。
- 七旬:七十岁。
- 固穷:坚守贫穷,不改变节操。
- 吟鬓白:指吟诗作赋,鬓发已白,形容年老。
- 醉颜红:醉酒后面色红润。
- 累朝:历代,连续几个朝代。
- 合徵:应当征召。
- 太史公:指司马迁,因其曾任太史令,故称太史公,此处比喻作者认为李君有记录历史的才能。
翻译
偶然相遇的两位秃顶老翁,在猪年四月的同一个巳时出生。我偶然比他早一天出生,又怎敢自夸年长,我们都已七十岁,都坚守着贫穷的节操。尘世中谁能保持吟诗作赋直到鬓发斑白,年轻人不要嘲笑我们醉酒后的红润面色。历代南北的兴亡变迁,应当征召你来记录,你就像是太史公一样。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两位老者在旅途中的偶然相遇,展现了他们共同的年龄和出生时辰,以及他们坚守贫穷、不改初心的生活态度。诗中“尘世谁能吟鬓白,少年莫笑醉颜红”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也反映了他对年轻一代的期望。结尾处将李君比作太史公,赞美他有记录历史的能力和责任,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