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春寒吟七首

· 方回
知旧惊嗟踵丧亡,劣容此老据藜床。 六旬有五犹穷健,百拙无双但醉狂。 莳菜连畦终岁饱,种梅匝屋满家香。 不须苦怨春寒恶,榾柮炉边味最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ē):叹息。
  • (zhǒng):接连。
  • 劣容:勉强。
  • 藜床:用藜草编织的床,指简陋的床铺。
  • 六旬有五:六十岁又五岁,即六十五岁。
  • 穷健:虽然贫穷但身体健康。
  • 莳菜 (shì cài):种植的蔬菜。
  • (zā):环绕。
  • 榾柮炉 (gǔ duò lú):用榾柮木烧的火炉,榾柮是一种木柴。

翻译

朋友们接连去世,令人叹息,只有我这老者还勉强躺在简陋的床上。六十五岁的我虽然贫穷但身体还算健康,尽管笨拙无比,却喜欢醉酒狂歌。我种植的蔬菜让我整年都能吃饱,种满屋子的梅花让家中充满香气。不必抱怨春天的寒冷,坐在榾柮炉边,那温暖的味道才是最持久的。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友人离世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尽管年老且贫穷,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和自足,通过种植蔬菜和梅花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诗中的“榾柮炉边味最长”一句,既是对简单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表达了在简单中寻找生活真谛的智慧。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