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旅闷诗再赋

· 方回
身心喜自如,贲趾出无车。 官职休停后,田园废荡馀。 宁从若敖馁,不奉子公书。 折槛今烟草,朱云气未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贲趾(bì zhǐ):指穿着华丽的鞋子,比喻生活奢华。
  • 若敖馁(ruò áo něi):若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贵族,馁指饥饿。这里比喻宁愿忍受贫困也不愿屈服。
  • 子公书:指权贵的书信,这里指不愿奉承权贵。
  • 折槛(zhé kǎn):古代宫殿中的一种装饰,这里比喻被贬谪或受挫。
  • 朱云:指忠诚正直的人,这里比喻作者自己。

翻译

身心愉悦,欢喜自在,虽然穿着华丽的鞋子却无车可乘。官职被停后,田园也荒废了。宁愿像若敖一样忍受饥饿,也不愿奉承权贵的书信。如今被贬谪,如同折断的门槛,朱云的正气还未得到舒展。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官场失意后的心境。诗中,“身心喜自如”一句,虽然表面上看似豁达,但实际上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后文通过“宁从若敖馁,不奉子公书”展现了作者坚守原则,不愿屈服于权贵的决心。最后两句“折槛今烟草,朱云气未舒”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当前的困境和内心的不屈,表达了即使遭遇挫折,也要保持气节和正直的坚定信念。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