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壶山寺步师远上人韵

· 方凤
旭日耀禅林,曈眬晃虚室。 观心得无为,颇觉诗思逸。 得句祈疾书,振衣陡焉失。 持此證空空,一笑堕不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曈眬(tóng lóng):形容日光初升,光线模糊不清的样子。
  • 虚室:空旷的房间,这里指禅房。
  • 无为:道家哲学中的概念,指顺应自然,不刻意作为。
  • 诗思逸:诗的灵感飘逸,指诗兴大发。
  • 振衣:整理衣襟,这里指准备行动。
  • 陡焉失:突然间失去。
  • 證空空:验证空无,指通过体验来理解佛教的空无思想。
  • 一笑堕不律:一笑之间,打破了常规,指在禅悟中自然流露的诗意。

翻译

旭日的光辉照耀着禅林,朦胧的光线在空旷的禅房中闪烁。我通过冥想体验无为的状态,感到诗的灵感飘逸而出。得到佳句后急忙书写下来,却在整理衣襟准备行动时突然失去灵感。我持此诗句来验证佛教的空无思想,一笑之间,打破了常规,自然流露的诗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禅寺中的体验,通过“旭日”、“曈眬”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中“观心”、“无为”等词语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哲学的理解和追求。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得句祈疾书,振衣陡焉失”表达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瞬间灵感和突然的失落,而“持此證空空,一笑堕不律”则展现了诗人在禅悟中对诗歌创作的自由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哲学的深刻理解和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

方凤

宋元间婺州浦江人,一名景山,字韶卿(韶父),号岩南。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