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宾旸观陆右丞
出城挟一儿,策杖极幽邃。
村俗谂父老,古迹按图志。
平生丘园心,贲趾远朝市。
行行墟墓间,是亦有何味。
陆家三太守,此邦荣世仕。
旧祠附学宫,缘情颇应义。
奈何埤雅公,像于王氏置。
君不平其然,似欲删厥位。
俚舛聊举隅,谄媚□触类。
一一口舌争,何事如人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策杖:拄着拐杖。
- 幽邃:幽深。
- 谂(shěn):询问,打听。
- 贲趾:指隐居不仕。
- 丘园:指隐居的地方。
- 世仕:世代为官。
- 学宫:古代的学校。
- 埤雅:指低劣的雅致。
- 厥位:其位置。
- 俚舛:粗俗错误。
- 触类:涉及同类事物。
翻译
带着一个儿子出城,拄着拐杖走进幽深的地方。向村里的老人们询问当地的风俗,按照图志寻找古迹。我一生向往隐居的生活,远离朝市。行走在坟墓之间,这有什么趣味呢?陆家三位太守,在这个地方世代为官荣耀。旧时的祠堂附属于学宫,情感上颇为应景。为何要在王氏的祠堂中放置低劣的雅致呢?君主对此不满,似乎想要删除其位置。粗俗错误只是举例,谄媚则涉及同类事物。每个人都在口舌之争中,何事能如人意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满。诗中,诗人带着儿子出城,探访古迹,询问风俗,体验幽深之境,体现了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同时,诗人对陆家世代为官的荣耀表示认可,但对祠堂中的低劣雅致和谄媚之风表示不满,反映了诗人对高尚品质和正直行为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