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鸣鸷其翰:凤凰鸣叫,其声如鸷鸟之翰(羽毛),形容声音高亢。
- 狸首于菟斑:狸猫的头上有菟丝子的斑纹,比喻事物的特征或标记。
- 楚楚夸毗子:形容人外表华丽,内心空虚。
- 冰炭何相关:冰与炭性质相反,比喻两者完全不相关。
- 只轮俾无还:只留下车轮,不让其返回,比喻彻底击败对方。
翻译
书中的价值在于包容与德行,不应嫉妒顽固之人。凤凰鸣叫,声音高亢如鸷鸟之羽,狸猫头上有菟丝子的斑纹。那些外表华丽、内心空虚的人,自以为高不可攀。他们怎能玷污我呢?冰与炭本就无关。你想要彻底战胜对方,只留下车轮,不让其返回。不见古战场的景象,白骨堆积如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凤凰与狸猫、冰与炭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包容与德行的重视,以及对于那些外表华丽、内心空虚之人的不屑。诗中“凤鸣鸷其翰”与“狸首于菟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真正的高贵与表面的华丽之间的区别。后句“冰炭何相关”更是强调了两者本质上的不同,无法相提并论。结尾以古战场的惨烈景象作结,暗示了争斗的无意义和残酷,进一步强化了前文的观点。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张老山御史寄七夕诗今近中秋奉问 》 —— [ 元 ] 方回
- 《 十六日大雪 》 —— [ 元 ] 方回
- 《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韵康庆之催借所著及谢见过 》 —— [ 元 ] 方回
- 《 雪后楼望 》 —— [ 元 ] 方回
- 《 雨中饮宾旸次前韵二首 》 —— [ 元 ] 方回
- 《 冰崖杨明府德藻携红酒殽果来饮归舟独坐熊皮索笔作字且出示箧中书为赋吴体 》 —— [ 元 ] 方回
- 《 题画马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