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杂书三十首
吾年志学初,故已嗜为诗。
三霜当六十,无复一黑髭。
生事置堕甑,世故愕败棋。
独喜五柳作,时时一哦之。
□□其犹龙,隐见不可羁。
道人结净社,刺史遗酒赀。
亲狎□□□,亦不作岸崖。
永言想遐䠱,终老茅檐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嗜 (shì):特别爱好。
- 三霜:指三年。
- 堕甑 (duò zèng):比喻不值得关心的事物。
- 愕败棋:比喻突然的失败。
- 五柳作:指陶渊明,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
- 哦 (ó):吟咏。
- 犹龙:比喻隐逸高人。
- 隐见 (xiàn):隐居和出现。
- 羁 (jī):束缚。
- 净社:佛教中的清净社团。
- 酒赀 (zī):酒钱。
- 亲狎 (xiá):亲近而不庄重。
- 岸崖:比喻高傲的态度。
- 遐䠱 (xiá zhú):远行。
- 茅檐:茅草屋檐,指简陋的居所。
翻译
我自幼便喜爱写诗,三年过去,我已近六十岁,头发中没有一根黑发。生活中的琐事如同不值得关心的破罐子,世间的变故则像突然失败的棋局。唯独对陶渊明的作品情有独钟,时常吟咏。他如同隐逸的龙,时而隐居,时而出现,不受任何束缚。道人们结成清净的社团,刺史则留下酒钱。我虽亲近他们,却也不显得高傲。我始终向往远行,但最终还是选择在简陋的茅屋中安度晚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诗人通过对比生活中的琐事和世间的变故,突出了对陶渊明作品的喜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虽亲近道人和刺史,却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和谦逊,最终选择在简陋的茅屋中安度晚年,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