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杂书三十首
人言太白豪,其诗丽以富。
乐府信皆尔,一扫梁隋腐。
馀编细读之,要自有朴处。
最于赠答篇,肺腑露情愫。
何至昌谷生,一一雕丽句。
亦焉用玉溪,纂组失天趣。
沈宋非不工,子建独高步。
画肉不画骨,乃以帝闲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白:指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
- 丽以富:华丽而且丰富。
- 乐府: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多用于歌辞。
- 一扫:彻底扫除。
- 梁隋腐:指梁代和隋代的陈腐诗风。
- 馀编:指李白的其他作品。
- 朴处:朴实无华之处。
- 赠答篇:指互相赠答的诗篇。
- 肺腑露情愫:真情流露。
- 昌谷生:指唐代诗人李贺,因其居昌谷而得名。
- 一一雕丽句:每一句都雕琢得华丽。
- 玉溪:指唐代诗人李商隐,号玉溪生。
- 纂组失天趣:过于雕琢,失去了自然之趣。
- 沈宋:指唐代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
- 子建:指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字子建。
- 高步:超越众人。
- 画肉不画骨:比喻只注重表面,不注重内在。
- 帝闲故:帝王的闲暇,这里指曹植的才华。
翻译
人们说李白豪放,他的诗华丽而丰富。乐府诗确实如此,他彻底扫除了梁代和隋代的陈腐诗风。我仔细阅读他的其他作品,发现其中也有朴实无华之处。特别是在互相赠答的诗篇中,真情流露。何至于像李贺那样,每一句都雕琢得华丽。也不必像李商隐那样,过于雕琢而失去了自然之趣。沈佺期和宋之问的诗虽然工整,但曹植的才华超越了他们。只注重表面而不注重内在,就像只画肉不画骨,这是曹植才华的体现。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方回对唐代诗人李白的评价。他认为李白的诗虽然华丽丰富,但也有朴实之处,特别是在赠答诗中真情流露。他批评李贺过于雕琢,李商隐过于纂组,失去了自然之趣。他认为沈佺期和宋之问虽然工整,但不如曹植才华横溢。这首诗反映了方回对诗歌自然朴实之美的追求,以及对华丽雕琢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