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亭秋怀十五首
秋风西北来,一夕几万里。
湛湛长江枫,落叶逝流水。
自非贞劲草,颜色槁欲死。
时当蛰蛟龙,么么况蝼蚁。
塞墐非不可,旨蓄焉所恃。
空褚乏裳衣,敝絮谁与理。
阳春何日还,悲哉远游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湛湛:(zhàn zhàn) 形容水深而清澈。
- 贞劲:(zhēn jìng) 坚贞不屈。
- 槁:(gǎo) 干枯。
- 蛰:(zhé) 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 么么:(me me) 微小。
- 蝼蚁:(lóu yǐ) 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
- 塞墐:(sāi jìn) 堵塞缝隙。
- 旨蓄:(zhǐ xù) 储备的粮食。
- 褚:(zhǔ) 古代的一种囊。
- 敝絮:(bì xù) 破旧的棉絮。
翻译
秋风从西北吹来,一夜之间跨越几万里。清澈的长江边,枫叶如落花般随流水逝去。若非坚贞不屈的草木,其颜色将枯槁至死。此时正当蛟龙潜伏,微小的蝼蚁又何足挂齿。堵塞缝隙虽非不可,但储备的粮食又依靠什么呢?空囊无衣,破旧的棉絮又有谁来整理?春天的阳光何时能归来,悲哉,远游的人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风带来的萧瑟景象,通过长江、枫叶等自然元素,表达了时光流逝、生命凋零的哀愁。诗中“贞劲草”与“蛰蛟龙”形成对比,突显了坚韧与隐忍的主题。结尾的“阳春何日还”则抒发了对温暖归来的深切期盼,以及对远游者孤独境遇的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人方回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