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九夜

· 方回
小阁微凉上,閒人半醉中。 双明萤度水,一向柳拖风。 委曲聊随俗,艰难敢讳穷。 香山吾不逮,犹胜杜陵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閒人:闲散之人,指无固定职业或职务的人。
  • 双明:指萤火虫发出的光亮。
  • 萤度水:萤火虫在水面上飞舞。
  • 一向:一直,持续不断。
  • 柳拖风:柳枝随风轻轻摇摆。
  • 委曲:迁就,随和。
  • 随俗:顺应时俗,不特立独行。
  • 艰难:困苦,困难。
  • :岂敢,不敢。
  • 讳穷:避讳贫穷,不愿承认贫穷。
  • 香山: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因其晚年隐居香山,故称。
  • 不逮:不及,比不上。
  • 杜陵翁:指唐代诗人杜甫,因其祖籍杜陵,故称。

翻译

小阁楼上微凉,我这闲散之人半醉其中。 萤火虫双双飞过水面,柳枝一直随风轻摆。 我迁就时俗,不敢避讳贫穷。 虽然我比不上香山居士白居易,但总胜过杜陵翁杜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夏夜的宁静景象,通过“小阁微凉”、“萤度水”、“柳拖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闲适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在半醉半醒之间,表达了对时俗的迁就和对贫穷的无奈接受。结尾处,诗人以自谦的口吻,将自己与白居易和杜甫相比较,透露出一种自嘲而又自得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