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度:佛教术语,指六种修行方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 三风:指佛教中的三种恶习,即贪、嗔、痴。
- 朗如镜:比喻心境清明,没有杂念。
- 磨尽青铜斑:比喻通过修行,消除了心中的烦恼和杂念。
- 毫发计:指极小的利益。
- 分寸攀:指对虚名的追求。
- 朝市:指朝廷和市场,泛指世俗社会。
- 平地剑门关:比喻世俗社会的险恶。
- 一丘壑:指隐居的地方。
- 辙迹无往还:比喻隐居不出,与世隔绝。
- 岘山泣:指岘山上的泪水,比喻对世俗的留恋。
- 泣牛山:指牛山上的泪水,比喻对生死的感慨。
翻译
六度修行中智慧最为重要,三风恶习尤其顽固。 心境应如明镜般清澈,通过修行消除心中的烦恼。 对于微小的利益也要计较,对虚名的追求更是分寸不让。 世俗社会中有许多人如此,如同平地上的剑门关一样险恶。 而我选择隐居于一丘壑之中,与世隔绝,不再往来。 那些对世俗留恋的岘山泪水,以及对生死感慨的牛山泪水,又算得了什么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修行与世俗的不同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重视和对世俗的淡漠。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术语和生动的比喻,如“六度”、“三风”、“朗如镜”等,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佛学修养。同时,通过对“朝市”与“一丘壑”的对比,以及“岘山泣”与“泣牛山”的感慨,进一步突出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清净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