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午六月:指农历六月的某一年,具体年份需根据甲午年推算。
- 柔川: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地主:此处指当地的负责人或主人。
- 金张: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黄奥: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桐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乌岩: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竹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人烟:指居民聚居的地方。
- 接壤:相邻,边界相连。
- 江路:江边的道路。
- 兵火:战争的火焰,指战乱。
- 无家:没有固定的居所。
- 越吟:越地的诗歌,此处指共同吟咏。
- 清秋:清爽的秋天。
- 华发:白发,指年老。
- 病伤:因病而感到的痛苦。
翻译
巷南巷北我们常相见,与金张的友谊最为深厚。 记得曾穿过桐岭在黄奥宿夜,乌岩对望着竹溪的阴凉。 人烟稠密,江路相连,战火中我们无家可归,共同吟咏越地的诗歌。 打算在清爽的秋天里稍作疏散,却不忍看到自己因病而生的白发和伤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往昔友谊和共同经历的怀念,以及对战乱中无家可归的感慨。诗中通过地名的提及,勾勒出一幅幅具体的场景,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末句“不堪华发病伤心”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和疾病折磨的无奈与哀伤。
潘伯脩
伯脩,字省中,黄岩人。至正间,尝三中省试。方谷珍乱,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从,遂死于难。应梦虎作诗吊之,有「嵇康未必轻钟会,黄祖何曾爱祢衡」之句。今读其诗,缠绵感慨,多出入于二李之间。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诸诗,则忠君爱国之心,固蔼然溢于言外也。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