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 刘鹗
何以齐桓成伯业,为能专任管夷吾。 毁誉黑白今无辨,后世谁烹阿大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齐桓:指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以管仲为相,成就霸业。
  • 伯业:霸业,指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为诸侯中的霸主。
  • 管夷吾:即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 毁誉:诋毁和赞誉。
  • :古代的一种酷刑,将人投入沸水中煮死。
  • 阿大夫:指阿谀奉承的大夫,这里可能指那些不辨是非、只会迎合权势的人。

翻译

齐桓公是如何成就霸业的呢?因为他能够专门信任和任用管仲。现在,诋毁与赞誉、黑与白已经难以分辨,后世又有谁能像齐桓公那样,对那些只会阿谀奉承的大夫进行惩罚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齐桓公和管仲的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黑白不分、毁誉难辨的现实的不满。诗中,“何以齐桓成伯业,为能专任管夷吾”一句,既是对齐桓公和管仲君臣相得的赞美,也是对后世君主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像齐桓公那样,任用贤能,明辨是非。而“毁誉黑白今无辨,后世谁烹阿大夫?”则直接指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表达了对那些只会阿谀奉承、不辨是非的人的厌恶,以及对后世能够有明君出现,惩治这些人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刘鹗

元吉安永丰人,字楚奇。仁宗皇庆间荐授扬州学录,历翰林修撰,擢江州总管,升广东副使,拜江西参政。守韶六年,后为江西红巾军所破,被执死。为文风骨高秀,学者称浮云先生。有《惟实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