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傅商翁观松瀑图

山风萧萧昼寂历,长松落落倚绝壁。 紫烟乍留青巘中,瀑布迸落苍厓石。 山中之人形骨清,幅巾藜杖时独行。 溪回陡绝去无路,坐抚瑶琴摸剑声。 我亦平生慕真赏,十年误落江湖上。 故山萧条久不归,夜雨秋衾梦常往。 人生适意无是非,云林久与幽人期。 九节预裁青竹杖,明朝试拂薜萝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寂历:形容寂静无声。
  • 落落:形容松树挺拔独立的样子。
  • (yǎn):山峰。
  • (yá):山崖。
  • 幅巾: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
  • 藜杖: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泛指粗糙的手杖。
  • 瑶琴:古代的一种琴。
  • 摸剑声:比喻琴声激昂,有如剑鸣。
  • 真赏:真正的欣赏。
  • 江湖:指远离朝廷和家乡的广大地区。
  •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
  • 秋衾:秋天的被子。
  • 幽人:隐士。
  • 九节:指九节杖,一种有九节的竹杖。
  • 薜萝衣:用薜荔和女萝制成的衣服,指隐士的服装。

翻译

山风在白天萧萧作响,显得格外寂静,高大的松树孤独地倚靠在绝壁之上。紫色的烟雾停留在青翠的山峰之间,瀑布从苍翠的崖石上迸落。山中的隐士身形清瘦,头戴幅巾,手持藜杖,时常独自漫步。溪流回旋,陡峭至极,似乎无路可去,他便坐下抚弄瑶琴,琴声激昂如剑鸣。

我也一直向往这样的真赏,但十年间误入了江湖的纷扰。故乡的山林已是一片凄凉,久未归去,只能在夜雨中盖着秋天的被子,梦中常常回到那里。人生只要适意,便无是非之分,我早已与云林中的隐士约定。预先裁制了九节青竹杖,明朝我将试穿薜萝衣,准备隐居山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中隐士的生活图景,通过“山风萧萧”、“长松落落”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幅巾藜杖时独行”、“坐抚瑶琴摸剑声”等句,生动地表现了隐士的清高与孤独。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江湖纷扰的厌倦,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深切渴望。

刘永之

元临江清江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 1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