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鱼

· 刘鹗
君不见万岁山下、天池中,赪鲂赤鲤森蚁蜂。荷阴柳影护深碧,扬鬐鼓鬣何憧憧! 恩波浩荡得所托,异日或可随云龙。乘舆北狩未及远,鱼已就戮遭群凶。 公然白日恣窃盗,得钱聊复斗酒供。圣恩自谓守禦固,岂知守者元非忠? 群鲜无知固可负,忍负主意将为容。又不见苍生与鱼正相似,托身天池尚如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赪鲂赤鲤:指红色的鱼,赪(chēng)鲂、赤鲤均为红色的鱼类。
  • 扬鬐鼓鬣:鬐(qí)指鱼脊上的鳍,鬣(liè)指鱼鳃旁的鳍,这里形容鱼儿游动的样子。
  • 憧憧:形容鱼群游动的样子。
  • 乘舆北狩:指皇帝北巡或北征。
  • 就戮:被杀。
  • 群凶:指叛乱或作乱的人。
  • 群鲜:指众多的鱼。

翻译

你看那万岁山下的天池里,红色的鱼儿像蚂蚁和蜜蜂一样密集。荷叶和柳树的影子保护着深绿色的水面,鱼儿们扬起鳍和鳃,游动得多么繁忙!

它们在浩荡的恩泽中找到了安身之所,或许有一天可以随着云龙飞升。但皇帝北巡还未走远,这些鱼就已经被杀,遭遇了群凶。

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意盗窃,得到钱后也只是为了换取斗酒。圣上自以为守卫坚固,哪里知道守卫者原本就不忠诚?

这些无知的鱼儿固然可被辜负,但怎能忍心辜负主人的心意,只是为了自己的容身之所。又或者,百姓和这些鱼儿多么相似,寄托于天池的命运尚且如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天池中鱼儿的描写,隐喻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诗中“赪鲂赤鲤”象征着百姓,他们在“恩波浩荡”中寻求安稳,却遭遇了“群凶”的迫害。诗人通过鱼的命运,暗示了百姓在动荡时局中的无奈和悲惨。同时,诗中也暗含了对统治者不忠和无能的批评,以及对百姓命运的深刻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关怀。

刘鹗

元吉安永丰人,字楚奇。仁宗皇庆间荐授扬州学录,历翰林修撰,擢江州总管,升广东副使,拜江西参政。守韶六年,后为江西红巾军所破,被执死。为文风骨高秀,学者称浮云先生。有《惟实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