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陪赵相国家宴

红光瑞气起曚曈,元日尊罍对上公。 转午东风生渤澥,指寅北斗直崆峒。 天垂紫盖黄旌外,人在琼林玉树中。 喜□承平新气象,三□合侍大明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曚曈(méng tóng):形容日初出将明未明的样子。
  • 尊罍(léi):古代盛酒的器具。
  • 渤澥(xiè):即渤海,中国的内海,位于中国大陆的东部与辽东半岛之间。
  • 指寅:指北斗星的位置,寅时为凌晨三点到五点。
  • 崆峒(kōng tóng):山名,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古时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 紫盖黄旌:紫色的车盖和黄色的旗帜,古代帝王出行的仪仗。
  • 琼林玉树:形容景色如仙境般美丽。
  • 承平:社会秩序持久安定的局面。
  • 大明宫:唐朝的皇宫,位于长安城北,是唐朝的政治中心。

翻译

红光瑞气在朦胧中升起,元日这天,我们举杯向尊贵的上公敬酒。午后,东风从渤海吹来,北斗星指向崆峒山的方向。天空中,紫色的车盖和黄色的旗帜飘扬,人们仿佛置身于如仙境般的琼林玉树之中。欣喜地见证了这新气象的承平时代,我们三人有幸侍奉在大明宫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日宫廷宴会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皇家的威严。诗中“红光瑞气起曚曈”一句,以日出的景象象征新年的开始,寓意吉祥。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宫廷仪仗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节日的隆重和皇家的尊贵。结尾处表达了对承平时代的喜悦和对皇宫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稳定的赞美之情。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