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七日慈仁宫进讲

清都虎豹肃重关,文石晨趋讲席班。 傍阙云容开宝靥,隔帘山影拥青鬟。 芸编缃帙分章进,玉斝金罍特诏颁。 圣学有传光大业,前星在侍舞斓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都:指皇宫。
  • 虎豹:比喻宫廷的守卫。
  • 文石:指宫廷中的石阶。
  • 讲席班:指讲学的场所。
  • 宝靥:美丽的面容,这里比喻云彩。
  • 青鬟:青色的发髻,这里比喻山峰。
  • 芸编缃帙:指书籍。
  • 玉斝金罍:珍贵的酒器,这里指皇帝赐予的礼物。
  • 前星:指皇太子。
  • 斓斑:五彩斑斓,这里形容舞蹈的华丽。

翻译

在六月七日,我前往慈仁宫进行讲学。皇宫的守卫森严,我清晨走向讲学的石阶。云彩如美丽的面容般展开,透过帘幕,山峰如青色发髻般拥抱着。书籍被分章节进献,皇帝赐予了珍贵的酒器作为礼物。皇太子的学问有所传承,他在宫中舞蹈,五彩斑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周伯琦在慈仁宫进讲时的场景,通过对皇宫守卫、讲学环境、自然景色以及皇帝赐礼的描写,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讲学的重要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将云彩比作美丽的面容,山峰比作青色的发髻,生动地描绘了宫廷的自然美景。同时,通过提及皇太子的学问传承和舞蹈,表达了对于皇室教育成果的赞美和对未来皇权的期待。

周伯琦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