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范子择三首

夷吾菁茅谋,仲父四方翰。 悠哉南山歌,夜永何时旦。 北风吹短衣,千载有馀叹。 相见且乐酒,况也云雨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夷吾:指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名夷吾。
  • 菁茅:古代祭祀时用来滤酒的一种茅草。
  • 仲父:对管仲的尊称。
  • 四方翰:指治理国家、维护四方安宁的才能。
  • 南山歌:可能指古代的某种歌谣,具体内容不详。
  • 夜永:长夜。
  • :天明。
  • 北风:寒冷的风,常用来象征艰难困苦。
  • 短衣:指简朴的衣着,也象征着简朴的生活。
  • 千载有馀叹:表示对历史的深远感慨。
  • 云雨散:比喻美好的时光或事物已经过去。

翻译

管仲谋划用菁茅来祭祀,仲父是治理四方的支柱。 悠扬的南山歌谣,长夜漫漫何时才能天明。 北风吹动着简朴的衣衫,千年的历史留下无尽的叹息。 相见时且让我们享受美酒,何况那美好的时光已经如云雨般消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管仲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夷吾菁茅谋,仲父四方翰”展现了管仲的智慧和才能,而“北风吹短衣,千载有馀叹”则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最后两句“相见且乐酒,况也云雨散”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即珍惜眼前的美好,不问过去与未来。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历史与哲理的韵味。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