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 春日寄钱塘诸友

旧时月。曾照河桥夜别。秋千下、花露染衣,倚马相看动愁绝。登临黯望彻。思落吴山万叠。江村路,春水乍生,南浦迢迢恨难越。匆匆换时节。怪驿未缄鳞,残柳成列。平湖入梦情犹切。 嗟乐事长在,壮游都误,酣歌迷舞兴未歇。耿前恨休说。凄咽。乱愁结。记诗满花笺,歌唤桃叶。琵琶水面今谁拨。但碧槛长倚,楚蓠空撷。相思难寄,待更把,断柳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千:古代一种游戏,用绳索悬挂于高处,下端系一横板,人在板上荡来荡去。
  • 倚马:靠着马,形容等待或思索的样子。
  • 愁绝:极度忧愁。
  • 吴山:山名,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
  • 南浦:南面的水边,常用来指送别之地。
  • 缄鳞:封存的信件,比喻未传达的消息。
  • 平湖:平静的湖面,这里指西湖。
  • 酣歌:尽情地唱歌。
  • 迷舞:沉迷于舞蹈。
  • :耿耿于怀,心中不能释怀。
  • 花笺:装饰精美的信纸。
  • 桃叶:指歌曲《桃叶歌》,古曲名。
  • 琵琶:一种弦乐器,常用于伴奏或独奏。
  • 碧槛:绿色的栏杆。
  • 楚蓠:楚地的蓠草,这里指楚地的植物。

翻译

往昔的月光,曾照亮河桥下的夜晚,我们在此分别。秋千下,花露染湿了衣裳,我靠着马,与你相望,心中涌起无尽的忧愁。登高望远,目光穿透了吴山层层叠叠的山峦。江村的小路上,春水初涨,南面的水边遥不可及,离别的恨意难以逾越。

时光匆匆,时节更迭。奇怪的是,驿站的信件未能封存,残柳已成排。平静的湖面进入梦中,情感依旧深切。叹息那些快乐的时光常在,而远游却总是被耽误,沉醉于歌声和舞蹈,兴致未减。心中的前嫌,还是不要提起。

心情凄凉,愁绪纠结。记得诗篇填满了花笺,歌声唤起了《桃叶歌》。水面上,如今谁还会拨动琵琶?只有碧绿的栏杆长久地倚靠,楚地的蓠草空自采摘。相思之情难以传达,等待着再次折断那断柳。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日回忆为背景,深情地表达了对钱塘诸友的思念与离愁。诗中通过“旧时月”、“河桥夜别”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离别画面,情感真挚动人。词中运用了许多富有江南特色的景物,如“吴山”、“南浦”、“平湖”,增强了地域色彩和情感的深度。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元代词人邵亨贞的高超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