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坐上且停酒,听我别时歌。人生会面何少,离别一何多。我有两行铁汁,平生不为人泣,但恐也滂沱。劝尔且轰饮,挈脚打琵琶。 走儿童,骑竹马,折桃花。沙头日日风雨,犹自鼓频挝。今日玉箫台下,明日天台路上,是处是天涯。鹏抟扶摇稳,我欲趁飞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铁汁:比喻眼泪。
  • 滂沱:pāng tuó,形容雨下得很大,也形容眼泪流得很多。
  • 轰饮:痛饮,畅饮。
  • 挈脚:提脚,这里指跳舞。
  • 打琵琶:弹奏琵琶。
  • 鹏抟扶摇:比喻人的志向远大,如鹏鸟展翅高飞。
  • 趁飞车:比喻追求高远的理想或目标。

翻译

坐下来,暂且停下酒杯,听我唱一首离别的歌。人生中相聚的时刻何其稀少,而离别却是如此频繁。我有两行如铁汁般的眼泪,平生不轻易为他人流泪,但恐怕今天也会泪流满面。我劝你们痛快地畅饮,跳起舞来,弹奏琵琶。

孩子们奔跑,骑着竹马,折下桃花。沙滩上,日复一日,风雨不断,我们依然频频击鼓。今天我们还在玉箫台下,明天可能就要踏上通往天台的路,无论何处,都是天涯。像鹏鸟展翅高飞一样,我渴望乘着飞车,追求我的梦想。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铁汁”、“滂沱”等生动比喻,描绘了离别时的深情与不舍。同时,以“鹏抟扶摇”和“趁飞车”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远大志向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展现了元代词人李孝光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