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

苍髯老翁鳞甲香,力能拔山补青冈。 池边日日吐云雨,道人床敷夜气凉。 道人嗜睡莫敕嬲,阿翁劝尔以一觞。 天边石上有髯客,看汝巉龙头角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苍髯(cāng rán):苍老的胡须,这里比喻竹子的颜色和形态。
  • 鳞甲:比喻竹子的节和皮。
  • 青冈:一种树木,这里泛指树木。
  • 吐云雨:形容竹子茂盛,仿佛能吐出云雾和雨露。
  • 床敷:铺设床铺。
  • 夜气:夜晚的空气。
  • 敕嬲(chì niǎo):打扰,纠缠。
  • (shāng):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指酒。
  • 髯客:长有胡须的客人,这里比喻竹子。
  • 巉龙(chán lóng):形容山势险峻,这里比喻竹子的形态。
  • 头角:比喻事物的突出部分,这里指竹子的尖端。

翻译

苍老的竹子如同长着胡须的老翁,其节皮散发着香气,力量之大仿佛能拔起山峰来修补青冈树。 池边的竹子日日吐出云雾和雨露,道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铺设床铺,夜晚的空气格外凉爽。 道人喜欢安静,不要去打扰他,老翁劝你喝一杯酒。 天边石上坐着一位长有胡须的客人,看着你的竹子尖端日益增长,如同龙头的角一般。

赏析

这首作品以墨竹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竹子的苍劲和生命力。诗中“苍髯老翁”、“鳞甲香”等词语,巧妙地将竹子比作有生命的老者,赋予其人格化的特征。后文通过描绘竹子在池边的景象和道人的生活,进一步以自然景观衬托出竹子的静谧与力量。最后两句以天边的髯客和巉龙头角作比,寓意竹子的成长和变化,充满了哲理和想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力量的颂扬。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