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杂诗十首

扈从多馀暇,优游视草堂。 特书兼左右,染翰侍明光。 简峻程休父,雄深马子长。 微才无一技,素食愧鹓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扈从(hù cóng):随从,侍从。 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 视草堂:指在草堂中读书或处理文书。 特书:特别书写,指重要的文书或文章。 染翰:用笔蘸墨,指书写。 明光:指明亮的宫殿或皇帝的御前。 简峻:简洁而严厉。 程休父:人名,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文人。 马子长:人名,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文人。 微才:微小的才能。 素食:指无功而受禄,白吃俸禄。 愧鹓行(kuì yuān xíng):愧对鹓行,鹓行指朝官的行列,意指自己无功受禄,感到羞愧。

翻译

在随从皇帝的闲暇之余,我悠闲地在草堂中处理文书。 我特别书写重要的文章,用笔蘸墨,侍奉在明亮的宫殿之前。 我的文风简洁而严厉,如同程休父;我的文章雄浑深邃,如同马子长。 然而我微小的才能无一技之长,无功受禄,实在愧对朝官的行列。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宫廷中的生活状态和自我反思。诗中,“扈从多馀暇,优游视草堂”描绘了作者在繁忙的宫廷生活中难得的闲暇时光,以及他在草堂中处理文书的情景。后两句“特书兼左右,染翰侍明光”则展现了作者在宫廷中的重要职责和书写重要文书的场景。然而,尽管作者的文风受到赞赏,他仍然感到自己的才能微不足道,无功受禄,因此感到羞愧。整首诗透露出作者的谦逊和对自我才能的深刻认识。

周伯琦

元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