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顺文
注释
- 维齐:即指齐国,古地名,位于今山东省一带。
- 祲(jìn):不祥之气,这里指灾难。
- 夹辅:辅佐,辅助。
- 腋肘:比喻亲近和重要的地方。
- 上腴:肥沃的土地。
- 浙右:指浙江一带,古代以右为尊,故称。
- 奇阃:指城门,阃(kǔn)指门槛。
- 隳(huī):毁坏。
- 封守:守卫,守护。
- 潢池:指水池,这里比喻小地方。
- 跳梁:跳跃,比喻叛乱。
- 裒林棷:聚集的树木,比喻叛乱者。
- 通衢:大路。
- 戎马:战马。
- 践蹂:践踏。
- 莽莽:茂盛的样子。
- 穑事:农事。
- 赤白囊:指紧急文书。
- 轸念:深切思念。
- 简师:选拔军队。
- 岌岌:危险的样子。
- 摧瓦缶:比喻轻易摧毁。
- 烽烟:战火。
- 介胄:盔甲。
- 辐凑:聚集。
- 躬耕:亲自耕种。
- 错绣:比喻美丽多彩。
- 削瓜:比喻简朴的生活。
- 布絮:粗布衣服。
- 盈垢:充满污垢。
- 遗文:遗留下来的文章。
- 脱漏:遗失。
- 琼玖:美玉,比喻珍贵。
- 虚牖:空窗。
- 俪:并列。
- 钟鼎寿:比喻重要和长久。
- 无负:没有辜负。
- 枉过:谦辞,指对方屈尊来访。
- 衡扉:门。
- 辰酉:时间。
- 超绝:超越常人。
- 窥园:比喻专心致志。
- 巢由:指隐士。
- 羊裘:比喻简朴。
- 禄仕:做官。
- 栈豆:比喻小利。
- 裹粮:准备食物。
- 夏首:夏初。
- 栲杻:树木名。
- 太行:山名。
- 青云:高空。
- 淡如帚:形容山色淡雅。
- 卷天:形容波浪滔天。
- 蛟吼:比喻风浪声。
- 邱坟:坟墓。
- 俯仰:比喻时间短暂。
- 门祚:家族的命运。
- 大就:大成就。
- 蚤夜:早晚。
- 猎文囿:比喻勤奋学习。
- 植英才:培养人才。
- 民俗:民间风俗。
- 归厚:归于淳朴。
- 汉水:河流名。
- 齿尚幼:年纪还小。
- 涕泗:眼泪和鼻涕。
- 河之干:河岸。
- 觞酒:酒杯。
翻译
齐国是古代的青州,那里的山水非常秀丽。曾经遭受过重大的灾难,但周边的辅助如同腋下和肘部一样重要。那里的土地肥沃,财富和赋税与浙江一带相当。但城门和城墙已经毁坏,失去了守护。小地方的盗贼兴起,聚集在林中。白天在大路上烧杀抢掠,战马相互践踏。房屋化为飞尘,草木茂盛。往年大户人家,存活下来的不到十分之一二。战争连年不断,农事荒废。紧急文书纷至沓来,但伟大的功勋又在哪里呢?这给国家带来了忧虑,深切思念日夜不停。选拔军队进行天罚,形势危急不敢拖延。秦中派出精锐部队,长途跋涉击败群丑。七十座城池轻易被攻克,如同摧毁瓦罐。大野熄灭了烽烟,许多士兵脱下了盔甲。两河的关口畅通,中原不再有纷争。行人和居民如蚁旋和辐凑。济南的李徵君,多年来一直是文献的守护者。他亲自耕种,园田美丽如错绣。自从经历了战乱,他四处躲避。生活简朴,面容削瘦,衣着破旧。先师的遗文一一交到他手中。他历经万死一生,收藏这些文献以免遗失。我曾经读过他的书,篇章如同璀璨的琼玖。在京华的馆舍中阅读,霜月动摇着空窗。寻找机会将这些文献刻在枣木和梓木上,与钟鼎一样长寿。古人称贤弟子,李徵君确实没有辜负。我与他初次相识,但早已久闻他的名声。他屈尊来到我的山斋,我在竹外的门旁等候。欣然接受他的到来,笑语中忘记了时间。他的议论超群绝伦,白日如同云雾被剖开。他读书专心致志,焚膏继晷地研究。他像隐士一样穿着羊裘,对做官不感兴趣。他像天马驹一样,不愿意留恋小利。他带着粮食离开都门,归期迫近夏初。春天的容颜照耀着桃李,河川的景色滋润着栲杻。太行山高耸入青云,千峰淡雅如帚。黄河波浪滔天,风雨中如同怒蛟吼叫。路经百战场,青苔覆盖着白骨。到家后拜祭坟墓,狐狸在荒丘上。俯仰之间,古今成了一片,野哭与山溜交杂。不要悲伤家族的衰落,晚年应当有大成就。立言继承前贤,早晚在文囿中狩猎。为国家培养英才,民俗尽归淳朴。我家在汉水之上,昔别时我还年幼。十多年的艰险,骨肉亲人是否还在?你归去后我该如何,泪水满衣袖。在河岸上握手告别,临风举起一杯酒。人生难得相聚,怎能不怀念亲友。相约保持美好的名声,美好的时光不可长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和对友人的深情告别。通过对齐国历史和地理的描述,以及对战乱、农事荒废、文献收藏等细节的刻画,展现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坚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腋肘”、“琼玖”、“天马驹”等,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结尾处对友人的期望和对人生的感慨,透露出深沉的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