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入城有感

金汤天险尽成隳,遗老空伤汉鼎移。 城柝乱鸣寒雨夕,酒旗斜挂夕阳时。 田庐荒弃无人住,骨肉奔逃到处疑。 最是多情双语燕,向人如诉主人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汤:比喻坚固的防御工事。
  • 天险:自然形成的险要地形。
  • (huī):毁坏。
  • 城柝(tuò):城上巡夜敲的木梆。
  • 酒旗:酒店的招牌,通常挂在酒店外。
  • 田庐:田间的房屋。
  • 骨肉:指亲人。
  • 语燕:鸣叫的燕子。

翻译

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天险都已毁坏,老人们空自悲伤汉朝的国运已经改变。 城上巡夜的木梆在寒雨的夜晚杂乱地敲响,酒店的招牌在夕阳斜照时斜挂着。 田间的房屋荒废无人居住,亲人们四处逃散,到处都是疑虑。 最是多情的双燕,向人鸣叫,仿佛在诉说主人的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后城市的荒凉景象,通过“金汤天险尽成隳”、“城柝乱鸣”、“酒旗斜挂”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战后的破败与凄凉。诗中“遗老空伤汉鼎移”一句,表达了老人们对国家变迁的深切哀伤。后两句通过“田庐荒弃无人住”和“骨肉奔逃到处疑”进一步描绘了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结尾以“多情双语燕”向人诉说主人的悲伤,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