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寄怀书台

· 龚璛
阊门柳如带,中有别离在。当时官河船,飘摇忍相待。 二月东风吹暮寒,追送百里问河干。破屋残灯人去住,欲语不语千万端。 竹鸡钩辀啼梦阑,九江道中雨漫漫。已恨金华六年别,当时再鼓荆江楫,七年又恨潇湘阔。 人生贫窭北门忧,我一思之生白发。白发生,何足惊,志士潦倒俱无成。 酒浇磊块浇不平,况复不饮难为情。长歌短歌无新声,念我独兮在吴城。 今年石湖好清明,数树梨花香雪晴,夫君不来湖上亭。 昨朝见家信,纸尾烦相问。是亲不可疏,既远不可近。 此身江海事多违,往往旧交零落尽。我亦徘徊看舞讴,谁家欢宴及春游。 越王郊台踏芳草,危弦二七弹箜篌。箜篌嘈杂儿女语,绣柱朱弦生眼雾。 感物逢时重怀古,悠悠我行处,总是衰迟路。待君归来问君故,各天一涯水东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阊门:苏州城西门,借指苏州。
  • 官河:指大运河。
  • 河干:河边。
  • 竹鸡:一种鸟,叫声响亮。
  • 钩辀:形容鸟叫声。
  • 梦阑:梦醒。
  • 磊块:比喻心中的郁闷。
  • 潦倒:颓丧,失意。
  • 石湖: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
  • 越王:指越王勾践。
  • 箜篌:古代一种拨弦乐器。
  • 嘈杂:声音杂乱。
  • 绣柱朱弦:形容箜篌的装饰华丽。
  • 生眼雾:形容箜篌声音美妙,令人陶醉。
  • 衰迟:衰老迟缓。

翻译

苏州的柳树如带,其中蕴含着别离之情。当时的官河船,我忍心让它飘摇而去,不忍等待。二月的东风吹来暮寒,我追送到百里之外的河边。破屋残灯,人们或去或留,欲言又止,心中有千万种情绪。竹鸡的叫声将我从梦中唤醒,九江道上的雨漫漫。已经遗憾金华六年的分别,当时再次鼓起勇气离开荆江,七年又遗憾潇湘的广阔。

人生贫穷如同北门的忧愁,我一想到这些就生出白发。白发生,何必惊讶,志士们颓丧失意,俱无成就。用酒浇灌心中的郁闷,却浇不平,何况不饮酒更难以抒发情感。长歌短歌都没有新声,想到我独自一人在吴城。今年石湖的清明时节很美好,几棵梨树开着香雪般的花,但我的朋友却未来到湖上的亭子。

昨天看到家信,信尾还麻烦你相问。亲人不可疏远,既已远离又不可亲近。此身在江海间的事多有违背,往往旧交都已零落殆尽。我也徘徊看着舞蹈和歌唱,谁家的欢宴在春游时举行。越王郊台踏着芳草,二七弦的箜篌弹奏着。箜篌的声音杂乱如同儿女的言语,绣柱朱弦的箜篌让人眼前生出迷雾。感物逢时,我重怀古意,悠悠我行之处,总是衰老迟缓的路。待你归来,问你的故旧,各在天一涯,水向东流。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日为背景,通过对苏州阊门柳树、官河船、东风暮寒等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别离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白发生,何足惊,志士潦倒俱无成”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认识和对志士失意的共鸣。后文通过对石湖清明、梨花、家信等细节的描写,进一步以景生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龚璛

璛字子敬,宋司农卿潗之子,自高邮再徙平江,家焉。宋亡,例遣北上,潗行至莘县,不食卒,璛悲不自胜,叹曰:国亡家破,吾兄弟不能力振门户,独不可为儒以自奋邪!与其弟理刻苦于学。戴帅初、仇仁近、胡汲仲皆与为忘年交,声誉籍甚。人称曰「两龚」,以比汉「两龚」云。宪使徐琰辟置幕中,举和靖学道两书院山长,当事者交章荐,宜在馆阁,不报。调宁国路儒学教授,迁上饶簿,改宜春丞,岁馀乞休,遂以江浙儒学副提举致仕卒。其所作诗曰《存悔斋稿》,明朱性甫录补遗十七首,出自荻溪王氏所藏。子敬少时,尝有咏史诗云:「文若纵存犹九锡,孔明虽死亦三分。」为一时所传诵,其序袁静春集云:通甫与予交,上下古今,一返诸性情之正。其于持论如此。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