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大德歌

谢家村,赏芳春,疑怪他桃花冷笑人。着谁传芳信,强题诗也断魂。 花阴下等待无人问,则听得黄犬吠柴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调:元曲的一种曲牌名,属于双调系统。
  • 大德歌:元曲的一种曲牌名,属于大德歌调。
  • 谢家村:指一个村庄,可能因姓谢的人家而得名。
  • 赏芳春:欣赏春天的美景。
  • 疑怪:疑惑,奇怪。
  • 桃花冷笑人:桃花似乎在冷冷地嘲笑人。
  • 着谁:让谁。
  • 传芳信:传递美好的消息或情感。
  • 强题诗:勉强作诗。
  • 断魂:形容极度悲伤或思念。
  • 花阴:花下的阴影。
  • 黄犬吠柴门:黄狗在柴门前吠叫。

翻译

在谢家村,我欣赏着春天的美景,却奇怪地感觉到桃花似乎在冷冷地嘲笑我。我该让谁来传递我心中的美好情感呢?勉强作诗,心中却充满了悲伤。在花下的阴影里等待,却没有人来询问,只听到黄狗在柴门前吠叫。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天的谢家村为背景,通过描绘桃花的冷笑、无人传信的孤寂以及黄犬的吠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悲伤。诗中“桃花冷笑人”一句,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桃花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曲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汉卿

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