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银台:指银制的灯台,这里代指灯。
- 篆烟:指盘旋上升的香烟,形状如篆字。
- 罗帏:轻薄的罗帐。
- 淹泪眼:泪水长时间停留在眼眶中。
- 乍:突然。
- 情兴:情感和兴致。
- 薄设设:形容被子的单薄。
翻译
银制的灯台上的灯光已经熄灭,香烟也渐渐消散。我独自一人走进罗帐,泪水在眼眶中久久停留。突然间,孤独的睡眠让我感到情感和兴致都变得懒散。被子单薄,一半感觉温暖,一半感觉寒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夜晚孤独的场景,通过灯灭、烟残、泪眼等细节,传达出深切的寂寞和哀愁。诗中的“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既有对温暖的渴望,又有对寒冷现实的无奈接受。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关汉卿对孤独情感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
► 98篇诗文